發(fā)布時間:2023-04-08 19:07
相關(guān)企業(yè):金話筒醫(yī)藥
本文目錄一覽
1,中國的四大名藥指哪些2,醫(yī)藥典故中藥名記趣3,請高手指點這六個字是什么是草藥的名稱4,柘榮太子參的外形特點和價值還有用處1,中國的四大名藥指哪些
何首烏、四葉參、黃精和紫草是泰山四大名藥, 汝窯、官窯、鈞窯、定窯是四大名窯四大名藥”何首烏、四味參、紫草和黃精, 何首烏為四大名藥之首,有銀發(fā)變?yōu)醯钠嫣毓π?;四葉參,效能比其它人參顯著;紫草,“一毫入沸水,色鮮如品紅”;黃精古人謂之“仙人之遺糧”,益壽之靈藥 何首烏、四葉參、黃精、紫草 何首烏、四味參、紫草和黃精2,醫(yī)藥典故中藥名記趣
中藥與四季:春砂仁、夏枯草、秋桑葉、冬葵子。 中藥與氣象:風(fēng)茄子、云茯苓、雨傘草、雪里青、雷公藤。 中藥與空間:東白芍、西青果、南貢實、北沙參、人中白。 中藥與五味:酸棗仁、甜石蓮、甘草、苦參、辣蓼草、五味子。 中藥與地理:望江南、河白草、海金砂、洋金花。 中藥與五行:陰地蕨、陽起石、金石斛、木棉花、水獺肝、火麻仁。 中藥與生肖:鼠曲草、牛蒡子、虎杖根、菟絲子、龍骨、蛇含石、馬勃、羊躑躅、猴棗、雞骨香、狗肝萊、豬牙皂。 中藥與數(shù)字:一見喜、兩面針、三個虎、四葉參、五加皮、六月雪、七月蓮、八月扎、九香蟲、千年健、萬年青。3,請高手指點這六個字是什么是草藥的名稱
可以肯定這不是什么正規(guī)的名稱,哪有傳統(tǒng)中藥用鹽酸開頭命名的,最可能是所謂的祖?zhèn)髅胤胶鲇迫擞玫?,你把整個處方拍下整體看一下。杷橋根,鹽酸,劉是開藥大夫姓氏 山海螺為桔梗科黨參屬植物四葉參condonop-sis lanceolata [(sieb. et zucc) trautv( cam panumoealanceolata sieb.et zucc)]benth.et hook的干燥根.本品為常用補中益氣藥,有消腫、解毒、排膿、催乳、抗疲勞等作用. 產(chǎn)于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、河北、山東、山西、安徽、福建、廣西、江蘇、浙江、湖北等地。 土香榧: 粗榧科植物中國祖榧的種子。別名粗榧、血榧、木榧。分布長江以南及湖北、四川、陜西、甘肅等地?;ㄆ谌轮了脑?。種子翌年十月成熟。味甘。性溫。入脾、胃二經(jīng)。煎湯內(nèi)服,或炒熟食。治食積,驅(qū)蛔蟲。 這應(yīng)該不是中藥名稱,,可能是西藥的名稱``好多西藥都是有鹽酸開頭的稱號``4,柘榮太子參的外形特點和價值還有用處
太子參 太子參 Radix Pesudostellariae (英) Heterophylly Falsestarwort Root 別名 童參、四葉參、四葉菜、米參。 來源 為石竹科植物異葉假繁縷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(Miq. )Pax ex Pax et Hoffm. 的塊根。 【藥材鑒定】干燥塊根呈細長條形或長紡錘形,長約2~6厘米,直徑約3~6毫米左右,表面黃白色,半透明,有細皺紋及凹下的須根痕,根頭鈍圓,其上常有殘存的莖痕,下端漸細如鼠尾。質(zhì)脆易折斷,斷面黃白色而亮,直接曬干的斷面為白色,有粉性,氣微,味微甘,以肥潤、黃白色、無須根者為佳。 顯微鑒定:根橫切面:木栓層為3-6列木栓細胞。皮層薄壁細胞數(shù)列,多切向延長。韌皮部窄;韌皮射線寬。形成層環(huán)明顯。木質(zhì)部占根的大部;木射線甚寬廣;導(dǎo)管單個散在或2-3個成束,呈放射狀排列;初生木質(zhì)部3-4原型。本品薄壁細胞充滿淀粉粒,有的含草酸鈣簇晶,直徑12-60μm,于木質(zhì)部較易察見。 【古籍考證】出自《本草從新》:“太子參,雖甚細如參條,短緊結(jié)實,而有蘆紋,其力不下大參?!?據(jù)《本草從新》、《綱目拾遺》、《飲片新參》等書,太子參原指五加科植物人參之小者?,F(xiàn)在商品則普遍用石竹科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,雖有滋補功用,但其力較薄。 【化學(xué)成分】根含果糖、淀粉、皂甙。含皂甙、果糖淀粉(35.10%)。又據(jù)報道,含游離氨基酸,以精氨酸、谷氨酸、天冬氨酸含量最高,占游離氨基酸的30%-40%,還含有麥芽糖(maltose)等。近年從中分得三棕櫚酸甘油酯、棕櫚酸、β-谷甾醇、△7-豆甾烯-β-醇、胡蘿卜甙,△7 -豆甾烯-3-β-D-吡喃葡萄糖甙、肌醇-3-甲醚、α-槐糖和蔗糖。 【相關(guān)選方】治自汗:太子參三錢,浮小麥五錢,水煎服。(《陜西中草藥》) 【原生形態(tài)】異葉假繁縷多年生草本,高15~20厘米。塊根長紡錘形。莖下部為紫色,近似四方形,上部近似圓形.綠色的,有2列細毛,節(jié)略膨大。葉對生,略帶內(nèi)質(zhì),下部葉匙形或倒披針形。先端尖,基部漸狹,上部葉卵狀披針形至長卵形,莖端的葉常4枚相集較大,成十字形排列,邊緣略呈波狀?;ㄒ干?,二型:閉鎖花生莖下部葉腋,小形,花梗細,被柔毛;萼片4;無花瓣。普通花1~3朵頂生,白色;花梗長1~4)厘米,紫色;萼片5,披針形,背面有毛;花瓣5,倒卵形,頂端2齒裂;雄蕊10,花藥紫色;雌蕊1,花柱3,柱頭頭狀。蒴果近球形,熟時5瓣裂。種子扁圓形,有疣狀突起?;ㄆ?~5月。果期5~6 月。生于林下富腐殖質(zhì)的深厚土壤中。分布華東、華中、華北、東北和西北等地。 【功效分類】補虛藥 補氣藥 主產(chǎn)福建、江蘇、山東、安徽。其中,福建省柘榮縣是全國最大的太子參產(chǎn)地。 采制 夏季莖葉大部分枯萎睦采挖,洗凈,除去須根,置沸水中略燙后陰干或直接曬干。 性狀 根細長防錘形或細長條形,稍彎曲。長3~10cm,直徑0.2~0.6cm。頂端有莖痕,表面黃白色,較光滑,微有縱皺紋,凹陷處有須根痕。質(zhì)硬而脆,斷面平坦,淡黃白色, 角質(zhì)樣(燙過);或類白色,粉性(生曬品)。氣微,味微甘。 化學(xué)成分含甙果糖及淀粉。 【藥材名】太子參 【英文名】Heterophylly Faalsestarwort Root 【拉丁名】Radix Pseudostellariae 【名稱考證】孩兒參,童參 【科目來源】雙子葉植物藥石竹科植物 【藥用部位】異葉假繁縷的塊根。 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甘,微苦,微溫。①《本草再新》:“味甘,性溫,無毒。”②《飲片新參》:“甘潤,微苦平?!雹邸吨兴幹尽罚骸案士啵⒑?。”入肺、脾經(jīng)《本草再新》:“入心、脾、肺三經(jīng)。” 【功效分類】補虛藥,補氣藥 【功效主治】補益脾肺,益氣生津。治肺虛咳嗽,脾虛食少,心悸,怔忡,水腫,消渴,精神疲乏。 【用法用量】內(nèi)服:煎湯,10-30克。 【用藥忌宜】表實邪盛者不宜用。 【用藥配伍】1、配麥冬,補肺并潤肺養(yǎng)陰,用治肺陰虧虛的肺虛咳嗽最宜。 2、配黃芪,補益之效大增,常用治勞倦乏力為效。 3、配白術(shù),共奏補脾肺之功。同治虛勞,勞倦乏力者。 【各家論述】 1.《本草從新》:大補元氣。 2.《本草再新》:治氣虛肺燥,補脾土,消水腫,化痰止渴。 3.《飲片新參》:補脾肺元氣,止汗生津,定虛悸。 4.《江蘇植藥志》:治胃弱消化不良,神經(jīng)衰弱。 5.《中藥志》:治肺虛咳嗽,脾虛泄瀉。 6.《陜西中草藥》:補氣益血,健脾生津。治病后體虛,肺虛咳嗽,脾虛腹瀉,小兒虛汗,心悸,口干,不思飲食。 [編輯本段]食療價值 石竹科草本植物孩兒參的塊根。又稱太子參。產(chǎn)于江蘇、安徽、山東等省。夏季莖葉枯萎時采挖,洗凈,去須根,曬干用。 [性能]味甘、微苦,性平。能補氣益脾,養(yǎng)陰生津。 [參考]含太子參多糖、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。 能明顯提高網(wǎng)狀內(nèi)皮系統(tǒng)的吞噬功能,增加環(huán)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體重與脾臟、胸腺的重量等。能明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。 [用途]用于脾氣虛弱,胃陰不足,食少體倦,口渴舌干;肺虛燥咳,咽干痰粘;氣陰不足,心悸失眠。 [用法]一日12~30g。煎湯,泡茶,煮粥,菜肴。 [附方] 1,太子參煮鵪鶉:太子參30g,玉竹10g,鵪鶉2只。將三者洗凈,用水煮熟,加味精、食鹽調(diào)味。飲湯吃肉。 本方以太子參、鵪鶉補脾益氣,玉竹益胃養(yǎng)陰。用于脾氣虛弱,胃陰不足所致之癥。 2,太子沙參粥:太子參、北沙參、枇杷葉各10g,粳米120g。北沙參、枇杷葉煎水取汁,放入太子參、粳米煮成稀粥。以白糖調(diào)味吃。 本方以太子參、北沙參養(yǎng)陰潤燥,以枇杷葉清熱化痰、止咳。用于陰虛肺熱,咳嗽咽干。優(yōu)質(zhì)文章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