蕪荑
性味:辛、苦,溫。
歸經(jīng):歸脾、胃經(jīng)。
入藥部位:植物的種子。
形態(tài)特征:藥材加工品呈扁平方塊狀。表面棕黃色或棕褐色,有多數(shù)孔洞和孔隙,雜有纖維和種子。質(zhì)地松脆而粗糙,斷面黃黑色,易起層剝離。氣特異,味微酸澀。
蕪荑的用法用量
內(nèi)服:煎服3~10g;入丸散,每次2~3g。
外用:適量,研未調(diào)敷。
炮制:1、夏季果實成熟采下,曬干,搓去膜翅取出種子。取種子55kg浸入溫水中,待發(fā)酵后,加入榆樹皮面5kg,紅土15kg,菊花末2.5kg,加適量溫開水混合均勻,如糊狀,攤平約1.3cm厚,切成徑約6.7cm的方塊,曬干,即為成品。
蕪荑的禁忌
禁忌:脾胃虛弱者慎用。不宜多服。
蕪荑的附方
1、脾胃有蟲,食即作痛,面黃無色:以石州蕪荑仁二兩,和面炒黃色為末。非時米飲服二錢匕。(《千金方》)2、制殺諸蟲:生蕪荑、生檳榔各四兩,為末,蒸餅丸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白湯下。(《本事方》。3、疳熱有蟲,瘦悴,久服充肥:用榆仁一兩,黃連一兩,為末,豬膽汁七枚和,入碗內(nèi),飯上蒸之,一日蒸一次,九蒸乃入麝香半錢,湯浸蒸餅和,丸綠豆大。每服五、七丸至一、二十丸,米飲下。(錢氏《小兒直訣》)。4、腹中鱉瘕:平時嗜酒,血入于酒則為酒鱉;平時多氣,血凝于氣則為氣鱉;虛勞痼冷,敗血雜痰,則為血鱉。搖頭掉尾,如蟲之行,上侵人咽,下蝕人肛,或附脅背,或隱胸腹,大則如鱉,小或如錢。治法惟用蕪荑(炒)煎服之,兼用暖胃益血理中之類,乃可殺之。若徒事雷丸、錫灰之類,無益也。(《仁齋直指方》)
蕪荑的論述
1、《本經(jīng)》:五內(nèi)邪氣,散皮膚骨節(jié)中淫淫溫行毒,去三蟲,化食。2、《別錄》:逐寸白,散腸中喘息。3、《本草綱目》:豬膽汁丸服,治結(jié)陰下血。
優(yōu)質(zhì)文章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