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子里造成子宮下垂,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,如分娩方式、日常護理不當、盆底肌鍛煉較少、盆腔炎等。建議及時就醫(yī),明確具體病因后,積極配合醫(yī)生進行相應的治療。
1、分娩方式:若女性選擇順產的分娩方式,由于胎兒體積較大,對盆底肌肉的壓迫較大,可能會導致盆底肌纖維、結締組織過度牽拉,進而導致盆底肌下垂。若為剖宮產,在手術過程中需要切開腹壁和子宮,創(chuàng)傷較大,也可能導致盆底肌下垂。建議女性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多注意休息,并可通過多進行收縮肛門運動,以鍛煉盆底肌,緩解癥狀;
2、日常護理不當:若女性在產后不久便進行體力勞動或者進行劇烈運動,均可能導致盆底肌受到過度牽拉而發(fā)生撕裂,或者長期臥床休息,由于身體較虛弱,營養(yǎng)攝入不足,也可能導致盆底肌松弛,所以也可能會造成子宮下垂。建議女性避免過度勞累,避免劇烈運動,注意休息,并保持良好的心態(tài)。若癥狀比較嚴重,還可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進行手術治療;
3、盆底肌鍛煉較少:若女性在產后不久就進行盆底肌鍛煉或經常臥床休息,可能導致盆底肌鍛煉較少,不能有效收縮盆底肌,進而可造成盆底肌下垂。建議女性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并保證充足的營養(yǎng)攝入。同時可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進行提肛運動,避免過度鍛煉;
4、盆腔炎:由于產后機體抵抗力下降,若不注意陰部衛(wèi)生,則有可能導致病原體感染而引起炎癥。由于炎癥刺激,可導致陰道分泌物增多、陰道異常出血等癥狀,如果未及時治療,長期站立或者進行重體力勞動,可能導致盆底肌下垂。建議女性注意局部衛(wèi)生,并可遵醫(yī)囑服用甲硝唑片、鹽酸左氧氟沙星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,必要時還可進行手術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