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壓是威脅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導致高血壓的原因最常見的因素是情緒激動、疲勞、吸煙等。但日常生活中,還有一些誘因會導致血壓上升,而且容易讓人忽視。
1.用力排便
下蹲大便時,由于體位改變和用力,腹壓增高,外周血管阻力增加,因之血壓隨之上升。如遇大便干燥,患者屏氣排便時,全身肌肉收縮,血管也收縮,胸腔和腹腔壓力增大,致使較多的血液充盈顱內(nèi)血管。此時靜脈回流受阻,顱內(nèi)血管壓力劇增,常常導致腦溢血發(fā)生。
應對策略:為了防止便秘對高血壓患者的危害,老年人應多吃蔬菜、粗糧、多飲水,每天定時排便,并經(jīng)常按摩腹部。高齡患者最好坐位排便。
2.氣溫驟降
由于老年人對環(huán)境溫度變化感應力下降,當遇到寒冷刺激時,體內(nèi)腎上腺分泌增多,血液循環(huán)加快以抵御寒冷。然而,腎上腺素增多會使血管收縮,從而引起血壓明顯上升。醫(yī)學研究表明,每當寒潮過境之時,便是腦溢血多發(fā)之日。
應對策略: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必須要注意保暖,做好防寒的工作。盡量避免太早運動,減少戶外運動的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