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什么補血好?中西醫(yī)各有所長,在中醫(yī)補血中,黃芪是不得不提的一味補血藥。黃芪,又名黃耆。黃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藥,它的主要藥理作用是“益氣固表”,可以“利水”,也可以“托毒生肌”。由此可見黃芪是補血上好的補血藥材。
凡是中醫(yī)認為是“氣虛”、“氣血不足”、“中氣下陷”的情況,都可以用黃芪。平時體質虛弱,容易疲勞,常感乏力,往往是“氣虛”的一種表現(xiàn)。貧血,則常屬“氣血不足”。而脫肛、子宮下墜這些病狀也常被認為是“中氣下陷”。有上述癥狀的人,冬令吃些黃芪有益處。
黃芪補氣血
黃芪配人參
人參味甘,性平。入脾、肺經(jīng)??纱笱a元氣,補肺益脾,生津安神。人參大補元氣,常用于急救,如獨參湯治氣虛欲脫。大失血后,有形之血不能速生,無形之氣所當急固,人參可益氣固脫,急煎服后脫癥消失,血壓恢復,可為搶救營得時間。因可補肺益脾,也用于肺氣虛及脾虛。熱病后之氣陰兩虛及消渴患者用之,可益氣生津止渴。氣血兩虛,心神不安患者用之,可益心氣,安心神。人參補氣兼能養(yǎng)陰,其性守而不走;黃芪補氣兼能扶陽,走而不守。二藥為伍,一動一靜,陰陽兼顧,通補無瀉,補氣之力大增。脾虛用之鼓舞中氣;肺虛用之補氣固表。人參常用量3~15克,另煎。急救用人參一味急煎,稱獨參湯,每次用9~30克。
黃芪配防風
防風味辛、甘,性微溫。歸膀胱、肝、脾經(jīng)。功能祛風解表,勝濕止痛,止痙。主治外感風寒,頭痛,目眩,項強,風寒濕痹,骨節(jié)酸痛,四肢攣急,破傷風,風疹瘙癢等病癥。一般生用,止瀉炒用,止血炒炭用。血虛痙急或頭痛不因風邪者忌服。黃芪補氣升陽,固表止汗,利水消腫;防風祛風解表,勝濕解痙,止瀉止血。黃芪甘溫補氣固表扶正,防風辛散祛風解表驅邪。二藥伍用,防風辛散溫通,可載黃芪補氣之功達于周身,黃芪得防風疏散之力而不斂邪,防風得黃芪之固表而不散泄。二藥合用,散中寓補,補中兼疏,動靜結合,相輔相成。主治表虛自汗,四肢酸楚等癥;虛人易患的感冒諸癥。防風常用量3~9克。
黃芪配當歸
黃芪配當歸,名曰當歸補血湯,由黃芪與當歸以5比1的比例構成,功能補氣生血。方中重用黃芪,其用量五倍于當歸,其義有二:一是本方證為陰血虧虛,以致陽氣浮越散亡,此時,恐一時滋陰補血固里不及,陽氣外亡,故重用黃芪補氣而專固肌表;二是有形之血生于無形之氣,故用黃芪大補脾肺之氣,以資化源,使氣旺血生。配以少量當歸養(yǎng)血和營,則浮陽秘斂,陽生陰長,氣旺血生,虛熱自退。主治血虛陽浮發(fā)熱證,婦人經(jīng)期、產后血虛發(fā)熱頭痛,瘡瘍潰后久不愈合等。
黃芪補氣血,經(jīng)過上述的介紹,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,還想了解更多相關知識,
優(yōu)質文章排行榜